预存
    Document
    当前位置:文库百科文章详情
    冯新亮院士团队,一天两篇顶刊!
    来源: 时间:2023-07-14 09:41:13 浏览:2427次

    1Nat. Mater.有效共轭助2DCP-MPcs实现超高电荷迁移率

    第一作者:Mingchao Wang;

    通讯作者:冯新亮院士、董人豪研究员和Hai I. Wang

    通讯单位:德累斯顿工业大学; 德国马克斯·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

    DOI: 10.1038/s41563-023-01581-6




    研究背景

    二维共轭聚合物(2DCP)是由多股具有扩展面内π-共轭的线性共轭聚合物组成的新型有机(光电)电子晶体半导体聚合物。它们以2D π-共轭共价有机骨架为代表,通常π-共轭性差,载流子迁移率低。基于此,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院士和董人豪研究员、德国马克斯·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Hai I. Wang等人报道了两个基于酞菁的BBL-阶梯型晶体2DCP(记为2DCP-MPc,其中M=Cu或Ni),它们具有独特的能带传输和出色的载流子迁移率。为优化2DCP的共轭度,作者通过密度泛函理论(DFT)计算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化合物的各种共轭键,发现BBL-阶梯型结构具有离域的π电子,具有窄的最高已占据分子轨道(HOMO)-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(LUMO)间隙。因此,作者在溶剂热条件下通过对甲苯磺酸(PTSA)调控的八氨基酞菁金属(II)和萘四羧酸二酐的缩聚反应合成了2DCP-MPcs,其显示出窄带隙-1.3 eV。




    文章要点

    要点1DFT计算表明,层状叠层的2DCP-NiPc2DCP-CuPc具有较强的色散价带和导带。

    要点2太赫兹(THz)光谱显示了Drude-型电荷传输行为,室温散射时间高达76 fs,离域电荷传输加上较小的m*产生了极高的电子-空穴和迁移率,高达~970 cm2 V−1 s−1,超过了已有的线性共轭聚合物和2DCP-MPcs。

    要点3该工作强调了有效共轭在增强2DCP的电荷传输特性方面的关键作用,以及高迁移率2DCP在未来(光电)电子学中的巨大潜力。




    图文展示

    图1.酞菁基2DCPs的设计原理

    图2.酞菁基BBL-阶梯型2DCP-MPcs

     

    图3.2DCP-MPcs的能带图

    图4.2DCP-MPcs的光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太赫兹光谱

    图5.2DCP-MPcs的频率分辨太赫兹光电性


    2Angew.首次溶液合成多孔GNR

    第一作者:Wenhui Niu;

    通讯作者:冯新亮院士,Ji-Ma,麦亦勇教授;

    通讯单位:德累斯顿工业大学,上海交通大学;

    DOI: 10.1002/anie.202305737




    研究背景

    石墨烯纳米结构中的纳米级孔在改变其几何、电子和机械性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其中,石墨烯纳米带(GNRs)因其独特的拓扑结构、磁性和热电传输性能,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研究表明在GNRs结构中加入纳米孔是调整其带隙和电子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,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合成策略和适当的前驱体设计,具有周期性、明确的纳米孔的膨胀多孔GNRs的自下而上溶液合成仍难以实现。基于此,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院士和Ji Ma、上海交通大学麦亦勇教授等人首次展示了溶液合成的全共轭多孔GNR(pGNR),所得到的pGNR具有直径为0.6 nm(C-C)的周期性六边形孔,相邻孔距为1.7 nm。




    文章要点

    要点1作者首次提出合成了含有明确纳米孔的全共轭pGNR的解决方案。

    要点2DFT表明,对比无孔GNR,pGNR中的纳米孔可以有效地调节其电子结构和能级分布。

    要点3该研究为多孔GNRs溶液合成奠定了基础,多孔GNRs具有良好的孔隙,可调的带隙和液相可加工性,使其在滤波,传感和热电器件中具有潜在的集成能力。




    图文展示

    图1.多孔GNRs的合成示意图

     

    图2.模型化合物1a和1b的合成示意图

     

    图3.模型化合物1a和1b的结构表征

     

    图4.pGNR的合成路线和DFT模拟

     

    图5.pGNR的光谱表征

    图6.DFT计算

    通讯作者简介

   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院士课题组网址:https://www.chm.tu-dresden.de/mc2/index_en.shtml.

    评论 / 文明上网理性发言
    12条评论
    全部评论 / 我的评论
    最热 /  最新
    全部 3小时前 四川
   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。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。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,很多小语种,有语言但没有文字。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。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。
    点赞12
    回复
    全部
    查看更多评论
    相关文章

   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(概念、定性定量分析、分析方法、谱线结构)

    2020-05-03

   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:基础篇

    2021-06-19

   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(下篇)

    2021-01-22

    【科研干货】电化学表征:循环伏安法详解(上)

    2019-10-25

    【科研干货】电化学表征:循环伏安法详解(下)

    2019-10-25

    Zeta电位的基本理论、测试方法和应用

    2020-08-24

    项目推荐/Project
    三维原子探针(APT)

    三维原子探针(APT)

   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试

   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试

    热门文章/popular

   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(概念、定性定量分析、分析方法、谱线结构)

   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:基础篇

   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(下篇)

    【科研干货】电化学表征:循环伏安法详解(上)

   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(二)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

    【科研干货】电化学表征:循环伏安法详解(下)

    微信扫码分享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