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存
    Document
    当前位置:文库百科文章详情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
    来源:研之成理 时间:2020-04-09 15:10:41 浏览:17518次

    本文转载自研之成理

    前言:

    XRD是非常常用的表征手段,前面我们主要从它的用途,具体原理以及实际操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。今天我们将整个过程串起来,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,看看XRD如何一步一步从样品到最后文章中的图。



    通过上一期的内容(从样品到原始数据),大家应该大致了解如何通过多晶衍射仪得到XRD原始数据(包括rawtxt两个文件)。今天就接着从这里开始分享,看看如何从这两个原始文件最后变成可用于文章的图。


    1. 基于Jade的物相鉴定方法

    简单的利用Jade进行物相分析的方法,我们在第二期已经分享过了,今天咱们更进一步,看看XRD如何分析复杂的物相,顺便对Jade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。


    Step 1. 采用jade来读取raw文件:如下图所示

    打开Jade软件,File-->Read,在弹出来的窗口中找到目标文件所在文件夹,点击选取目标文件(raw文件),然后打开。
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1
    友情提示:如果觉得看不清楚,可以点击图片,然后就可以方便的放大查看了。


    打开之后,得到下图所示界面: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2


    Step 2: 物相检索匹配(search/match)

    注:在有些教程中,也有说采用Jade自带扣背景功能先扣除背景和删除杂峰的。这里,小编不推荐,因为采用原始数据进行S/M得到的信息是最多的(请读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斟酌)

    采用Jade的S/M功能大致可以分三步走:


    A. 无条件自动检索,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。
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3


    点击Jade软件菜单中Identify-->Search/Match setup, 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, 勾选上subfiles to search中需要的数据库(一般至少选中Inorganic, Minerals, ICSD patterns以及ICSD minerals这四个,其他的根据实际情况增加)

    无条件自动检索中,不要勾选use Chemistry,直接点击OK就行。


    此时将会得到下图所示界面:
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4

    自动匹配后,主要的物相往往能够识别出来,以上图为例,主要的物相为ZnO(识别结果中第一个即是,FOM值最小表面匹配度最好,从谱图匹配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对应得很好)。但是,红色框中的几个峰并不能和ZnO吻合,表面含有其他物质,不是单一组成。


    怎么办呢?


    B. 这就要用到第二种检索方法,单峰检索(或者特定峰检索)


    具体操作为:利用下图所示“积分”工具,在想要检索的峰下拉取基线。可以单选一个峰,也可以选多个峰(一般进行单峰检索)。选中该峰之后,再次点击Search and Match,让其自动检索。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5


    自动检索的结果,如下图所示: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6

    自动检索的结果中,FOM值最小(匹配度最好的)的为Ag,但实际上我们这里真实的组成是Au。这也是给大家提个醒,不要迷信FOM值以及自动匹配,Jade不是万能的,不能够区分很细小的差别。实际上Au和Ag在同一族,都是FCC结构,只是原子大小的差异,因此XRD衍射峰非常类似,差异性极小。


    在完全不知道组成的情况下只通过Jade来断定物质的组成是武断的,一定要跟其他表征结果结合起来。


    当然,实际上,更多的情况下,我们往往知道样品中含有哪些元素,为了更加准确地得到物相信息,Jade里面有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,就是限制元素组成,这是jade物相检索的第三种方法——C. 限定条件的检索。

    这里依旧以刚才的Au那个峰为例,如果限制元素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?



    如何限定条件?还是刚才的Identify-->Search/Match setup,在弹出来的框中,不是有个Use Chemistry吗?把它勾上就是限定条件了,那么限定的条件是什么呢?点击Chemistry,在弹出的元素周期表中,点选上你想要的元素(绿色为一定含该元素,灰色为不含该元素,蓝色为可能含有该元素。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灵活选用)
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7

    这里,由于我们确定里面含有Au,想要确定Au的峰,因此点击两次Au元素将其变成绿色,然后点击OK。匹配结果如下: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8

    我们可以看到,图中的几个峰与Au完全能够匹配上,因此确定了整个物质的组成为ZnO+Au。


    当然,这里只是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,在实际情况中可能有些情况会比较复杂。但是基本上,利用jade来进行物相分析的方法就是以上三种,大家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使用,特别是单峰检索以及限定条件检索。(如果大家遇到问题,可以在QQ群里面求助,相信群里面有很多大牛能够解答大家的问题)


    在完成检索之后,大家还会用到的一个功能是,如何提取表征卡片的信息?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9


    双击Search and Match结果中所匹配上的PDF卡片,会弹出一个宽口,窗口中reference栏中标记出了相应的参考文献,点群等信息;而点击line就可以得到标准卡片的信息值,包括2 theta, d值, hkl等,如上图所示。而点击export可以导出这个数据表。(主要看大家的实际需求)


    以上为整个XRD的分析过程,希望能够让大家明白整个过程是怎么回事。


    2. 基于origin的XRD数据作图


    Origin作图我们前面已经分享很多了,本来不需要多说,但是为了让整个过程更加完整,这里补充一点内容,着重强调图中的一些注意点。


    A. 数据导入(基于txt文件)以及做线性图是origin中最基本的,前面已经分享了,这里不多说。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10


    B. XRD谱图格式

    XRD定性分析中,纵坐标衍射峰强度的数值不是特别重要,在谱图中可以不显示,相应地其纵坐标为Intensity (a.u.),请注意Intensity和(a.u.)之间需要有空格。而横坐标是非常重要的,要显示数值且选择的间距要合适,横坐标为2 theta (degree).


    origin如何优化谱图可以参见:图形美化之一。重点是:谱线与坐标轴线条大小(一般为3,显示四个边框,除底边外,其他轴均不含刻度),横纵坐标字体大小(一般为28, Arial, 粗体),谱线类型为B-spline。此外,要合理调整谱图显示范围。具体如下图所示: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11


    C. XRD谱图中其他附加信息

    有些情况下,人们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样品的物相结构,会对样品的晶型结构进行标注(有些情况下,大家会直接将hkl值标记在峰上,这个视具体情况而定)。大家可以采用导出的PDF卡片,通过图层的形式做到谱图下面(直接显示标准卡片的XRD谱图或者采用竖线显示特征峰位置)。简单一点的,也可以直接采用符号(符号大小可以统一为12)标记出各个峰的归属(请根据标准卡片所示的2 theta值等进行标定),如下图所示: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12

    精品干货:XRD从原始数据到图-13



    评论 / 文明上网理性发言
    12条评论
    全部评论 / 我的评论
    最热 /  最新
    全部 3小时前 四川
   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。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。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,很多小语种,有语言但没有文字。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。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。
    点赞12
    回复
    全部
    查看更多评论
    相关文章

   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(概念、定性定量分析、分析方法、谱线结构)

    2020-05-03

   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:基础篇

    2021-06-19

   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(下篇)

    2021-01-22

    【科研干货】电化学表征:循环伏安法详解(上)

    2019-10-25

    【科研干货】电化学表征:循环伏安法详解(下)

    2019-10-25

    Zeta电位的基本理论、测试方法和应用

    2020-08-24

    项目推荐/Project
    单晶衍射(XRD)

    单晶衍射(XRD)

    单晶XRD数据分析

    单晶XRD数据分析

    同步辐射XRD

    同步辐射XRD

    XRD数据精修

    XRD数据精修

    热门文章/popular

   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(概念、定性定量分析、分析方法、谱线结构)

   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:基础篇

   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(下篇)

    【科研干货】电化学表征:循环伏安法详解(上)

   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(二)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

    【科研干货】电化学表征:循环伏安法详解(下)

    微信扫码分享文章